欧美性猛交内射兽交老熟妇_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_精品久久国产综合婷婷五月

今天是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,歡迎光臨本站 宜訊汽車裝備(上海)有限公司 網址: staf27.com

行業動態

半導體設備:是時候跟過去告別了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2018-11-30    瀏覽次數:1663    

日前,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(SEMI)公布了10月份北美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出貨金額為20.6億美元,不但連續五個月下滑,還是近11個月的低點。SEMI示警,包括個人電腦、智能手機、服務器、存儲器等半導體主要應用全面放緩,明年景氣保守看待。

 

先前SEMI估計,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金額將成長約一成,并創歷史高點,而明年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繼今年之后續創新高,但如今有美中貿易戰的因素干擾,SEMI認為,端視相關業者投資調整的情況,明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有可能與今年持平。

 

相比于北美地區,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反而令人矚目。受中美貿易摩擦、中興事件及晉華事件的影響,美國限制關鍵設備、技術、材料等的出口,促使半導體國產化的呼聲居高不下。


中美貿易摩擦倒逼國產設備自主化

 

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,中興和晉華相繼遭到美國制裁。其中,中興通訊最后共支付了約14億美元的罰金才達成和解,這是中國企業收到的來自美國政府的金額最高的一張罰單。痛定思痛之后,國內強“芯”情緒空前高漲,“中國芯”成了熱議話題。

 

時隔數月,晉華被制裁。裝機工程師相繼撤走,技術支持成了空頭支票,連聯電也宣布停止與晉華的合作。從美國悉數進口的設備,因沒有美方工程師的協助,無法成功組裝且運行。在晉華即將量產的節骨眼上,美國來了一招釜底抽薪。晉華一事,突顯國產半導體設備的自主化的急迫性。

 

一方面,美國為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使出渾身解數,從禁止芯片出口,到材料、設備、技術、人才等的限制,企圖阻止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。另一方面,中國崛起的趨勢不可阻擋,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。在外部受阻的情況下,只能倒逼中國半導體設備走上自主化的道路。


政策與大基金加持國產半導體設備

 

由于半導體行業具有資金密集、技術密集的特點,也就造就了其政策驅動的特性。近年,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,以促進半導體產業自主發展。其中,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》提出要突破集成電路關鍵設備,研發光刻機、刻蝕機等關鍵設備,增強產業配套能力。

2018年3月財務部等三部門下發的《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》,指出要定向扶持集成電路制造產業,該政策將對2018 年1 月1 日后投資新設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:①線寬小于130 納米且經營期在10 年以上的,第1-2年免征企業所得稅,第3-5年按25%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;②線寬小于65 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 億元,且經營期在15 年以上的,第1-5 年免征企業所得稅,第6-10年按25%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。

 

此政策一方面通過對國內制造業企業的直接減稅,使得盈利能力可獲得較大程度的提升;另一方面有望進一步激發制造企業產線投資積極性,強化上游設備需求,擴大設備市場規模。

 

資金方面,2014年9月,在財政部和工信部共同推動下大基金正式成立,首期募集資金規模達1387億元。目前,大基金二期募資已經啟動,擬募資1500-2000億。業內人士認為,按照1:3的撬動比例,二期能撬動社會資金達4,500億至6,000億元。外加大基金一期及其撬動的社會資金,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募集規模有望達到一萬億元。


國內建廠潮帶來行業機遇

 

根據SEMI research的數據,受到全球集成電路需求的影響,直到2020年,全球預計將會有62座半導體晶圓廠投產,其中有26座位于中國。業內人士預計,由于國內半導體產線的增多,2018/2019年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設備銷售將同比增長43.5%和46.7%,兩年增速“一騎絕塵”, 而美國2018年僅為3%。


從國內目前23個正在進行或計劃進行的12寸晶圓廠建廠來看,其中內資晶圓廠13個,外資晶圓廠10個,制程工藝水平高至14nm,低至150nm,應用包括了存儲、驅動、代工等領域,覆蓋面極其廣泛,新增月產能合計達到了156萬片。


為測算上述擴產計劃會具體帶來多少設備需求,我們做出如下假設:

 

①資金占比:總投資額中,85%為廠房與設備投資的非流動資金,其余15%為輔底流動資金;非流動資金中75%為設備投資金額,其余25%為廠房建設投資金額。

 

②時間分配:開工后一年內進行廠房建設,開工后第二年開始進行設備投資,第二年至第四年設備投資比例分別為40%、40%和20%

 

根據以上假設,可測算出2018至2020年國內產線規劃所決定的設備需求為1,605、1712和1,056億元,前兩年因產線陸續進入設備采購階段,設備需求有所增加,第三年因為部分產線投資已經結束或接近尾聲,設備需求有所放緩。但我們認為在整個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,隨著未來更多產能擴廠計劃的披露,設備需求將會持續增長。


國內半導體設備市場一枝獨秀

 

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的數據,2000-2018年,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增速最快,韓國、中國臺灣因發達的封測制造業常年位置在第一、第二的位置。


從國內主要半導體設備廠商公布的2018Q3財報來看,北方華創2018年Q3營業收入達21.01億元,同比增長35.59%;2018Q3凈利潤1.69億元,同比增長110.12%。長川科技2018Q3營收1.72億元,同比增長73.86%;2018Q3凈利潤0.32億元,同比增長27.32%。盛美半導體2018Q3財報顯示,Q3營業收入0.23億元,同比上漲373.91%;凈利潤為0.04億元,同比增長503.46%。

 

結語:

 

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,在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之際,一方面,外部的受阻倒逼國產半導體設備自力更生,另一方面,狂熱的建廠潮急需大量的半導體設備,這給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的發展孕育了最肥沃的土壤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頁
[向上]